女子無才便是德——(以下轉:)

《《很多女人會恨得牙癢癢的,他們以為這句話是大男人用來貶損女性的!

然而事實非但不是這樣,而且完全相反!對這句話的誤會可大了!這話又怎麼說呢?

本來這句話的上聯是“男子有德便是才”,而下聯才是“女子無才便是德”!

第一句:「男子有德便是才」!這話是希望一個有為的男人,要以德行為主,以才乾為輔的意思。為什麼要以德行為主呢?看看現今社會這麼亂,詐騙這麼多,網絡上什麼希奇古怪傷天害理的事都有,這就是有了才幹卻缺乏德行的後果,總之,這句話是告誡每個男子要以德行為主的意思,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視才幹。

而下聯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又是什麼意思呢?依然是勸女子要以德行為主的意思,而非貶辱女人不能有才幹。這整個誤會是因為錯解了「無才」的「無」字所造成的。

這個「無」字是動詞,是「本有而無之」的意思,也就是”本來有才,但心裡卻自視若無”的意思。

舉個例子來說,就像古人說的'無物'不是世上真的沒有萬物,而是在萬物的圍繞中,內心不起一點罣礙的意思;'無我'不是真的沒有我,而是對於我的一切得失無掛於心的意思;'無念'也不是真的沒有念頭,而是沒有妄念,在念頭中依然自在的意思。

所以'無才'不是真的沒有才幹,而是“我雖然很有才幹,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,依然自視若無”的意思。古代的女子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,卻擁有過人的才氣,還能自視若無,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嗎?這句話明明是在褒獎我中華民族的女子,有如此高尚的德行!哪裡有歧視女人的意思呢!而我們竟對這麼好的一句話,誤會如此之深,我們實在是以小人心度君子腹,是我們太對不起古人了!不是古人對不起我們啊!

隋唐演義裡的原文,引證予各位參考便知:

隋唐演義第三十七回:人亦有言:“男子有德便是才,女子無才便是德。”……才何必為女子累,特患恃才妄作,使人嘆為有才無德,為可惜耳。故有才之女,而能不自炫其才,是即德!
故知古人所謂的'無才',本來是讚賞那些有才的女子能自視若無,不自炫其才的高超德行,而非貶抑女子!是我們受到文字障礙的關係,誤會了老祖宗的苦心,我們應該要對老祖宗深痛的懺悔,並且要以身為中華子民為榮的! 》》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女人 誤解 名言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邪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